图1:常规内镜观察缺乏凹凸和色调变化,病变不明显。
图2:喷洒0.1%亚甲蓝后,着色的肠上皮化生变得明显。
图3:对着色部进行放大观察,田垄样绒毛的表面结构。
图4:NBI放大观察,与着色的吸收上皮一致,可以观察到与刷状缘相对应的LBC。 简单说:就是胃粘膜中出现了类似小肠和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本来不应该长这里的却长了。症状比较轻的人可以看见少数肠上皮细胞存在,症状比较严重的则可以看见肠绒毛形成。
肠化为什么会产生?
目前对肠化产生的原因并不完全明确,但根据前面的定义可知,能够引起胃黏膜细胞损伤的因素基本都有导致肠化产生的可能。如:
有胃癌家族史;反复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吸烟、饮酒导致的胃胆汁反流;
长期服用伤胃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自身免疫性疾病;
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喜腌制、烟熏、辛辣食物等。
肠化是癌吗?会发展成癌吗?
肠化不是癌症,也不一定会发生癌变。 根据胃镜检查活检病理结果统计,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在10%~23.6%之间,而肠化发生癌变的概率则低于3-5%。 总的来看,肠上皮化生离胃癌还是有一段很漫长的距离,并非一蹴而就。
得了肠化一定会有什么症状吗?
肠化一般不会在良性胃病的基础上出现特别明显的症状。 将胃部钝痛、胀痛、绞痛、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都怀疑为肠化引起的想法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普通胃病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及时就医,通过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再行诊断治疗。
发现肠化饮食生活如何调理?
发现肠化,不要紧张。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注意饮食的控制和调摄。不要过饥,更不要过饱。要定时进食。不食辛辣、油炸的食品。不酗酒,不抽烟。要适当的锻炼。 要明白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心态、适当的锻炼、及时的就诊在慢性胃炎伴肠化、增生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
肠化后应如何复查胃镜?
通常,胃部无明显不适者,可以定期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而当“肠化”伴有以下情况时,建议每1年复查一次胃镜。 (1)胃窦、胃体、贲门等多部位“肠化”,即中度以上萎缩性胃炎;(2)伴异型增生(如果内镜下有明确的病灶,警惕早期胃癌的可能,可进行放大染色精查内镜检查以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3)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4)测定血胃蛋白酶原I和II有下降趋势;(5)反复中上腹不适对症治疗不好转;(6)直系亲属中有消化道肿瘤病史。
定期复查
总的来看,肠化并不可怕。若大家在检查报告中看到它,可到消化内科门诊,请医生做出专业解读;同时根据医生的诊断,进行定期检查或接受治疗!
消化内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