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不吃药?“糖尿病缓解”了解一下
很多人对于糖尿病的认知,就是“一旦拥有,终身相伴”。我国糖尿病人数已接近1.5亿,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位糖友。那么得了糖尿病,还能治好吗?真的要一辈子吃降糖药、打胰岛素?其实不然,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通过专业治疗与科学干预,已成功缓解多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免于使用降糖药物,使他们重新拥抱健康。
![](/__local/9/07/CA/BE06BED0E10569E723188F68C7F_DBBDA869_5EFEC.png)
病例简介
王先生今年22岁,身高188cm,体重92kg,BMI是26.03kg/m2。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6.8%,血糖30mmol/L、尿酮体2+,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口干、多饮、多尿、乏力等不适。
诊疗过程
入院后,内分泌科陈思思医师,迅速对王先生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考虑诊断为2型糖尿病性酮症。经过全面评估后,选择了胰岛素微量泵降糖、补液、抑酸护胃等治疗后,患者血糖平稳下降,同时口干、多饮、恶心、呕吐症状迅速缓解。
住院1天后,患者改为胰岛素皮下泵强化治疗,并结合科学饮食与健康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王先生也积极配合。1周后改为预混胰岛素降糖,血糖平稳后患者满意出院。院外陈主任与王先生紧密联系,帮助他在自我血糖监测的支持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用降糖药物。
令人欣喜的是,从诊断到停止用药,王先生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如今,他的体重、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已基本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
下面是他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
![](/__local/5/08/CF/DC32D6CA526FDFAAC72C3C9D9E3_A8EDA909_6A6D.png)
那么王先生为什么可以实现被“缓解”呢?
王先生发病时血糖水平虽然很高,但他的胰岛功能尚存,属于年轻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外,患者的体重超重,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也是导致他患上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新诊断及病程5年内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中尚留存一定数量的胰岛β细胞,高糖毒性会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甚至失活,从而导致胰岛β细胞休眠,使胰岛素分泌减少70%或以上。因此,这些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科学饮食及健康运动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胰岛素抵抗,将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并长期保持,从而使糖尿病得到缓解。
而缓解状态的保持需要干预措施的持续存在。已有十分确凿的证据支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对T2DM高危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研究的结果,不但证明了不良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发生的病因,还为预防糖尿病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手段。
王先生的案例并非个例。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近年来已成功缓解多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 缓解可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免于使用降糖药、减轻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强患者依从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速度,降低终生并发症发生风险。
最后,再强调一下,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健康与希望。如果您或您的家人也患有糖尿病,请不要灰心丧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