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如何纠正儿童的姿势性驼背
儿童的姿势性驼背正是由于孩子久坐、缺乏抗重力活动等,导致胸段竖脊肌、菱形肌、前锯肌、中下段斜方肌等肌肉活跃度下降,肌肉无力以及被拉长;而枕骨下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等肌肉过度激活,灵活性降低,出现缩短。

长期驼背不仅会影响孩子形象和外观,降低个人气质和自信心,还会影响肌肉骨骼系统,造成胸背部、颈部和相邻关节疼痛和损伤,严重的甚至使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受累。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体态问题。
根据前述的驼背形成原因,纠正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激活被拉长的肌肉,提高活跃度,以及放松短缩的肌肉,增加灵活性,达到拮抗肌肉间的平衡,从而恢复良好的姿势。
下面这4个动作基于上述纠正训练原则,有助于改善孩子的驼背姿势,家长们快快学起来!
01胸部肌群牵伸
孩子面向墙角站立,弓字步站立,双手放在与肩高水平的墙面上,身体靠近墙角,维持15秒。

02仰卧位胸部牵伸
准备一个长毛巾卷或者滚筒,让孩子平躺在上方,双手后伸贴地,维持15秒。家长也示情况下压孩子的肩部以加强牵伸效果。

03W型伸展
让孩子身体紧靠墙面,双上肢“V”型贴墙,缓慢内收肩关节及屈肘至“W”型,随后恢复为“V”型。
04小燕飞
孩子俯卧于垫子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面部朝下,缓慢抬起上半身,在最高点保持3~5秒后放下,重复这一动作。
除了进行上述动作的训练,还应纠正孩子的不良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多让孩子参加户外和体育活动。这对于改善不良体态姿势同样重要哦!
儿科三科室介绍:
科室主要开展儿童神经条统疾病诊治,专科特色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智障等各类发育障碍儿童的康复评估、干预及康复治疗。长期收治14岁以下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中枢性协调障碍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脑瘫儿童、脑外伤后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肢体残疾儿童肢体矫治手术后的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科室常规开展GMS评估、盖赛尔评定、0-1 岁神经发育学评定、ASQ/ASQ-SE GMFM、 FVFM、智力测评、构音障碍评定、平衡评定、步态分析、多动症及自闭症筛查及评估等。科室配备婴儿专用高压氧舱开展高压氧治疗,开展PT、OT、ST、小儿推拿、捏脊治疗、水疗,悬吊、感统训练等,理疗有脑循环、肌痉拿仪、中频脉冲治疗仪、经络导频治疗仪。
预约就诊电话:8637430/ 8637869